聚焦 | 三部门联合出击,看科技创新如何助力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服务?
政策来了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2月8日,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大势所趋,
文物科技工作展开迫在眉睫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技术的发展。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各国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针对科技创新发展,我国也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来发展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国、“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具体体现。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数字化技术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手段。但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建设也急需与科技发展相融合,但是目前针对文化遗产、公共服务与科技的融合的政策仍然空白,文物科技工作开展迫在眉睫。
同时,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技术制约问题也逐渐显现:第一,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急需科学技术的支撑。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尚未健全,缺乏文化遗产学科体系框架。这导致我国许多文化遗产由于认知不清,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遭到严重的二次破坏;第二,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仍然匮乏。文物修复的关键技术的制约使得我国博物馆藏文物修复以及不可移动文物修复存在瓶颈,难以继续开展。第三,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能力,急需科技创新的保证。如今文化遗产仍与平民百姓的距离较远,文物保护与展示未能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起来。针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仍需技术的支持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第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科技创新的配合。由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对数字化博物馆、智能化图书馆等先进设施的建设需要技术的支撑。
基于这样的背景,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三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该《规划》是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专项规划,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行动指南。
《规划》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补强短板、创新发展,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把握时机,
文化遗产迎来哪些新机遇?
1、学科体系更加健全,价值认知更科学
通过《规划》梳理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遗产认知、保护和传承利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使得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更加科学,同时也使相关人才的培养更为健全、更具针对性。因为人才始终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学科体系的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人才的保证,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2、传统修复技术增强,濒危文物迎来救星
中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技艺精湛。有些文物由于它的特殊性只能使用传统修复技术进行修复。例如青铜器修复、古字画装裱修复等,国外先进修复技术对这些文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规划》提出将重点完善和提升金属、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制彩绘等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对特殊材料的文物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为濒危文物修复工程奠定基础。
3、科技创新做后盾,遗产传承利用渠道更新
《规划》指出,将从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民间文物收藏与交易征信管理服务、中华古籍利用与传播等四个方面突破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渠道。届时,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体验技术、全模态数据获取技术等都将于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让文化遗产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4、数字技术来助力,公服迈上新台阶
《规划》提出,将突破数字文化公共资源的精细化装备技术瓶颈,构建网络资源采集与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体系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丰富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从而推动我国从公共文化服务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三、放眼未来,
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
1、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度需提升
文化遗产的保护仅靠政府出力其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在未来,无论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都应该注重提升公众的参与度,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开发。例如2016年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一炮而红,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个作品拉近了大众与文物保护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尤其是它的大电影也运用了众筹形式,增加公众的参与度。
2、由静到动,“活态”传承需重视
文化遗产不仅是古迹与文物等静态的文化遗产,它也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让已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谓“活化”,即为文化遗产寻得新生命,做一个新用途,并让公众得以走进并欣赏文化遗产。静态修复与保护并非长久之计,将现有的文化遗产“活化”,才能使文化遗产经久不衰。
3、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新动力
雒树刚表示,科技创新是驱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挥文物资源作用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支撑。如今,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梳理文化遗产的“特色”“脉络”“渊源”,将遗产资源实现可视化、数字化都需要技术的支撑。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网
王新荣 《古迹“活化”,让静态文化遗产“枯木逢春”》
卜希霆 《文化遗产城市的创意营造》
后台编辑:孙巍
校对:徐妤函